首页 > 资讯 >正文

南财“两个计划”志愿者,跨越山海,母校的爱从不缺席!

2025-11-13 16:18:48 来源:- 作者:-


有这样一群南财青年,

响应西部计划、乡村振兴计划号召,

奔赴新疆、西藏、四川、江苏

等地基层一线,

开展乡村教育、基层青年工作、

乡村社会治理、卫国戍边  

等志愿服务,

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 

注入了南财智慧和力量。

在这个充满温暖与团圆的节日里,

让我们一同走进,

与他们双向奔赴的故事,

感受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。

图片1.png 

  为进一步提升“两个计划”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,在2025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,校团委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、西藏自治区、四川省、江苏省等基层一线的70名“西部计划”“乡村振兴计划”在岗志愿者们寄送满载心意的中秋慰问信和月饼,传递母校的深情问候与美好祝福。这份跨越千里的关怀,承载着学校对志愿者们的牵挂与期待,为他们在基层的奋斗之路增添温暖与力量。

 

月满人团圆,家国共此时

——致西部计划、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的中秋慰问信

亲爱的志愿者们:

你们好!中秋佳节,月明风清,明月共赏。在这美好的时刻,南京财经大学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怀着深情和感激之心,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。

“祖国需要处,皆是我故乡”,你们满怀热忱,走出校园便背上行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热血。青春路上困难万千,奋斗征途道阻且长,千言万语,只愿珍重,我们愿意成为你在这方土地上的知心人、家里人,请相信我们一直都在!新时代,新使命。希望你们继续秉承“自谦 自信 务实 超越”的校训精神,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散发光芒。

     衷心祝愿大家:中秋快乐,工作顺利,幸福美满!

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委员会

2025年9月

收到来自母校的这份满满爱意的爱心礼包,志愿者们迫不及待地向学校诉说着心底的情谊。他们坚定地表示,定会全力以赴,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,向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青春答卷!

王芝静

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

新闻学2101班毕业生

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

服务单位: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融媒体中心

图片2.png 

图片3.png 

三千公里明月共,

一腔热血向西行

尊敬的老师们、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     展信安!又是一年中秋至,月满中天时,想必此时的南财已是桂香满园了吧。在电脑文档打下回信内容的此刻,窗外的天山支脉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,远处的胡杨已开始染上秋意,这份独属于西域的中秋景致,也让我更想与母校分享这段在西部基层的成长时光。

一、成为一名“西部计划志愿者”

时间拉回今年的5月份,当时我正忙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。临近毕业,对于没有准备任何考研、考公和找工作的我而言,“西部计划”好像是一条“既定的道路”。因为早在2022年,我作为校青志的公众号管理者,编辑了校团委对“两个计划”志愿者中秋慰问的微信推文。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“西部计划”,了解到“西部计划志愿者”,对这些默默扎根边疆、奉献炽热青春的学长学姐们产生了敬意,也在想象——今后我是否也会像TA们一样,踏上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呢?还好,现实给了我一个幸运的回应。整个报名、选拔、入选的过程都比较顺利。7月下旬,我独自一人坐上了前往新疆的航班。从贵州黔西南到新疆阿克苏(在重庆转机),3500多公里的距离,飞机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,眺望眼下的天山,那些只在课本上出现的自然地理奇观,给我以深深震撼。在经过为期5天的岗前培训后,我们便前往各自的服务地,等待最终岗位的分配。实际上,我们自己能够选择的只有最初的省份,例如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陕西等,其余的只能“听天由命”。一切都是未知数,所以许多志愿者戏谑这为“开盲盒”。当然,绝大多数会结合志愿者的个人性格、所学专业、兴趣爱好、掌握技能等来分配适合的岗位。

二、工作方面

8月初,我被分配到了库车市融媒体中心,正式开启了作为一名“西部计划志愿者”的“实习记者”工作。这个岗位对我来说已经很幸运了,所学专业就是新闻学,加上两年在校青志新媒体积累的经验以及实习期内新闻采编的历练,让我对此满怀期待。可纵使如此,在近乎“全职”的记者工作面前,我仍然是个十足的“新手小白”。我所在的新闻中心主要是制作当地(库车)的电视新闻。最初我只能以学习者的身份在旁观望,在剪辑室通常一坐就是一天。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,渐渐地,我有了外出的机会:跟着中心的老师们一起走村入户、深入各类产业和会议活动,也开始慢慢上手进行拍摄、采访、剪辑。这个过程其实特别有意思,不同的新闻要怎么拍?抓取哪些采访对象?要不要提前写采访词?从哪些角度切入写稿等等,确实学到了很多做新闻的实战技巧。但最有趣的,当属能够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人和事(经常能遇到不同岗位的西部计划小伙伴),了解一座城市的“由外及里”——当地的人民群众、文化样貌、民风民俗等。而我,作为一名“实习记者”,则会通过一个个的镜头,与库车产生更为深入的连接,触摸古韵“龟兹”的温度。

三、生活方面

“丝路古龟兹,神奇阿克苏”。阿克苏,意为“清澈的水”,位于新疆天山南麓,这里以盛产苹果而闻名,今年也在脱口秀演员小帕的段子里,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。人人都说新疆好,新疆也是真的好,接下来就从我个人的角度,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谈谈这两月以来的新疆生活。首先是衣,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新疆人民很喜欢穿彩色、亮色的服饰,非常富有生命力。走进大街小巷,处处都能见到售卖艾德莱斯绸(独属于新疆的“扎染”)的店铺,人们扯布制衣,穿上靓丽的衣物在公园里载歌载舞、欢声笑语,特别的鲜活。对于志愿者而言,虽然刚到新疆是8月份,天气仍然炎热(南京是闷热,对比起来新疆算凉快了),但是昼夜温差大,而且进入9月份已经转凉,10月份便可达0度以下,所以常备一些厚衣物是很有必要的。其次是食,新疆真的太好吃啦!对于贵州人来说,新疆非常对味儿!在这里我吃到了特别正宗的大盘鸡和炒米粉,见到了硕大的鸵鸟蛋和比我脸还大上3倍的库车大囊(而且只需5元)。工作之余,逛逛大巴扎(意为“市场”),琳琅满目的瓜果格外香甜、各类坚果果脯铺陈眼前、现串羊肉和特色烤肉应接不暇、酸奶刨冰清新爽口、手工冰淇淋甜蜜又实惠......当然,作为志愿者,吃得最多的还是单位食堂。然后是住,纯粹看天意。一般分为两种,一是住人才公寓,需要申请和交押金,只需每个月负担几百的物业费和水电费;二是住单位提供的宿舍,设施配备都看单位的条件如何。我是属于第二种,宿舍在5楼,办公室在2楼,所以上下班很方便。但一些电器需要自己采购(比如冰箱、洗衣机、书桌等),而且没有厨房。这边风沙比较大,关门关窗很重要。最后是行,以个人需求为重。在库车(主要是市里),出行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(1元)、线上打车、打出租车、骑共享电动车。如果个人出行需求比较大,买辆电动车和自行车是比较划算的选择(骑车一定要戴头盔!)还有不能随意离开服务地,都要遵守严格的请假销假流程。不得不提的就是气候,新疆很干燥,是早晨起床流鼻血的那种干燥,而且风沙也挺多的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阿克苏培训的最后一天,当时我们在操场上进行文艺汇演,突然一阵大风沙就刮了过来,根本来不及逃,短短一分钟内,我的眼睛、鼻子、耳朵、嘴巴乃至喉咙里都灌进了沙子(很多)。志愿者们身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沙,大家围在一起都笑了出来,这种大概就是狼狈又有点兴奋吧。还有比较打击的一点,鼻炎患者在这里将会特别特别难受。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,这些也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感受,具有特殊性,仅仅作为一个小参考。西部计划如何?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又如何?或许只有亲身体验了,才能感受其中的魅力吧。

四、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无论你身处何种阶段,懵懵懂懂、忙忙碌碌,亦或是即将迎来毕业,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,遵从自己的内心便好。如果有来自外界的压力,让你焦虑、迷茫、不知所措,那就先让自己开心起来吧,做喜欢的事,和朋友们聊聊天、聚聚餐,多出去走走散散步,尝试探索新鲜东西。足够珍视自己,才能够更好地握住自己的未来。虽然毕业了,可还是想告诉你们珍惜在校的时光,珍惜关心你的朋友和老师们。在“既定”之外,也有着无限的可能。“宁愿犯错,不要boring”,“西部计划”的大门永远为年轻的学子敞开。

五、写在最后

完笔的这一天,我恰好收到了校团委寄来的月饼,感谢母校的挂念,让我们这群远在西部边疆的南财学子倍感温暖。衷心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、身体健康,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业进步、前程似锦,也祝愿亲爱的母校越来越好!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,也希望西部计划的小伙伴们在二十多岁最好的青春年纪,都能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,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,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吧!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 

 2025年9月27日

陈乐

法学院 社工2001班毕业生

2024、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

服务单位:

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第一小学

图片4.png 

图片5.png 

山海有约,微光成炬:

我的西部支教时光

时光如川,奔流不息。自2024年6月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,我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,踏上了四川绵阳安州区的土地,在塔水镇第一小学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师。三尺讲台虽小,却承载着无数孩子的梦想与未来;乡村教育之路虽远,却因青春的热忱而熠熠生辉。

 一、以教为舟,以爱为桨,三尺讲台,是我最温暖的坚守

在塔水一小的日子里,我始终将“育人”视为初心使命。数学课堂不仅是数字与公式的传递,更是思维与智慧的启迪。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如何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,通过我的讲解,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,是最大的难题,我尝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,用树叶教计数,用零食教加减,让数学课变成快乐的探索通过游戏、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,从"怕数学"到"爱数学",这样的转变在每个孩子身上悄悄发生。此外,我积极参与学校行政与宣传工作,从会务组织到新媒体运营,从活动策划到文稿起草,在琐碎中锤炼耐心,在协作中凝聚合力。一年来,我累计编发公众号121篇,制作短视频9条,撰写外宣稿件18篇,用文字与镜头记录下乡村教育的点滴进步。

二、志愿同行,心向阳光,走出校园,是我最深情的奔赴

我深信,“教育扶智”是乡村振兴的根基2024年和2025年暑期,我在团区委的领导下走访了雎水镇、秀水镇等地的25户困境学生家庭,为他们争取助学金共计36500元。在“情暖童心·爱佑成长”活动中,我与政府领导走进乡村,为50余名儿童送去温暖。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:每一份微光,都能照亮一段前行的路。支教不只是教书,更是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温度。身为志愿者,在日常工作之余,我积极投身进公益志愿活动中。从参与西部计划至今,一年累计个人志愿时长158小时,时长在奉献中增长,而心也在人之间填满。记得重阳节那天,我们在社区为老人义剪。一位银发奶奶拉着我的手说:“孩子,你们来了,这里就热闹了。”她的手很粗糙,却很温暖。在安昌河边清理垃圾时,附近的居民都会笑着夸奖我们;在消防站学习救援知识时,消防员们用危险的经历提醒我们,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这些瞬间让我明白:志愿服务的真谛,是心与心的贴近。

三、寄语学弟学妹:愿青春与山河共辉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未来人生道路有无数条,只有自己脚踏实地地走过的,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。选择西部计划,成为一名支教老师,这一路上我遇见过很多困难,听见过很多贬低和嘲讽,也曾经迷茫和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。但是安州的月光温柔,塔水的书声琅琅。这段西部之旅,让我在奉献中读懂责任,在耕耘中收获成长。青春不长,但求绚烂;人生路远,但求无悔。不要害怕前路未知,因为每一步脚印都会成为你生命的厚度;不要害怕山高路远,因为每一次都会积攒你前进的动力;不要害怕孤身一人,因为每一位相遇都是你未来的伙伴。愿你们保持那份纯粹的热忱,在选择的道路上,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;愿你我都能成为那一轮月、一束光,照亮他人,也照亮自己前行的方向;愿你们不忘“自谦、自信、务实、超越”的校训,在基层的土壤中扎根,在实践的风雨中茁壮。不必害怕起点平凡,只要心怀热忱,微光也能汇聚成星河;不必畏惧道路漫长,只要脚步坚定,荒野终将焕发新生。“不弃微末,久久为功”,愿我们都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,懂得了什么是“脚下沾满泥土,心中装满真情”。         

 2025年9月27日

索朗卓嘎

国际经贸学院 贸经2101班毕业生

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

服务地点:

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团县委

图片6.png 

图片7.png 

守雪域行志愿,

寄尺素念母校
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中秋佳节将至,高原的月色格外清澈明亮。我是2025届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索朗卓嘎,一名土生土长的西藏人,如今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,回到家乡服务于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团县委,负责青年就业帮扶、校园团务对接与志愿服务协调工作。而我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,以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,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母校致以最真挚的问候与思念。

先和母校说说我从校园回高原”的工作日常。团县委的工作,满是“家门口的烟火气”——既要帮牧区返乡青年整理就业创业补贴材料,对照着政策一条条核对信息;也要去县城中学给入团积极分子讲团课,看着小孩们眼里的光,总想起在南财参加团课培训的日子;偶尔还会跟着同事去边境乡村,帮独居老人送米面、登记生活需求。上个月筹备“青年电商助农”活动,我把在学校“创新创业课”上学的方案设计方法用上,帮本地藏族青年梳理特产销售流程,当第一单松茸通过线上卖出去时,老乡拉着我的手说“南京读的书真有用”,那一刻突然懂了“学以致用”的分量。

还记得在南财的日子里,老师们谆谆教诲的身影、同学们并肩奋斗的时光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母校不仅赋予我专业知识,更教会我责任与担当,让我有机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西藏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如今,我在西藏尼木县团县委服务,每天忙碌而充实,或组织青年活动,或深入基层调研,虽平凡却意义非凡。

西藏的天很蓝,云很近,人民的笑容淳朴而温暖。在这里,我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,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对西部地区的关怀与支持。作为一名从南财走出的学子,我倍感自豪,也深知肩上的责任——用所学回报家乡,用行动践行母校“自谦、自信、务实、超越”的校训。

月到中秋分外明,人是故乡亲,情是母校深。虽然不能与母校的师友共度佳节,但我的心始终与大家紧紧相连。愿这封书信携着雪域高原的祝福,捎去我对母校的感恩与思念:祝老师们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利,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、前程似锦,祝愿母校蒸蒸日上、桃李满天下!期待未来有一天,我能带着在西藏服务的经历与成长,回到母校,与大家分享这片土地的故事。     

2025年9月27日

徐康

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2101班毕业生

2025年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

服务单位:

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人民政府

图片8.png

图片9.png 

忆两月基层践初心,

融乡野为民添实绩

扬州多雨,在此淅淅沥沥的回忆,点滴间汇聚的涓流缓缓于我的思绪,回首来到扬州两月有余,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化为了扎根基层的脚踏实地,在此前我读过不少乡村、乡土题材的书籍,在这里我也反复提笔想要写下回忆,但当自己真的踏上这片土地,真的面对这片土地那些最鲜活的印记时才发现,尽管语言和文字捕获了绝大部分的情感,但仍有一些触动,必须亲自见证、无法言喻。

两个月,时间不短,但也不长。我还记得第一次收到任务时内心的澎湃,捧着丰富的素材一天就写了七篇新闻稿,内心没有灵感的枯竭也没有贪多嚼不烂的恐慌,只有满腔亟待施展的抱负;开始工作的第二个星期,遇到了一位找不到家的老人,记不清信息也找不到路,最后骑车将其送到了派出所。那几句我听不懂的乡音让我内心充满焦急,那张无措无助的面庞让我知道基层工作除了需要本领,更需要一颗体察民情的心。何为民生,何为民意,又何为民情?一纸空谈怎么都是困难,走进群众怎么都是办法,不去深入居民如何知民生,不去走访居民如何知民意,不去关心居民又如何知民情,村里的主任时不时就带着我去企业、村民家中走访闲谈,也借此机会教我一些方言,让我看得到群众,也让我听得清声音。

我觉得我就像一颗螺丝钉,哪里需要哪里拧。除了村子里的工作之外,我还担任了邗江区主会场扬州城市足球联赛的志愿者,“苏超”这一出彩的文化符号在扬州本地也有着自己的诠释,我很少看足球,更很少亲自去场馆观赛,但当志愿者的时候,球员们的拼劲以及观众们的热情也深深打动着我。最近我在镇子上帮忙整理档案,老实讲,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过硬本领、设立过高技术门槛的任务,但却也需要极具耐心、细心,反复打磨自我韧劲与心气的工作,厚厚的纸张上面是多少政策的落实与实施,又是多少人和单位的故事与经历,无论是深入走访居民家里、协助举办“扬超”联赛还是在电脑桌旁整理档案,都是我乡村振兴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都是我用心尽力想去做好的事情。 

感谢母校本科四年对我的栽培与教诲,毕业数月,仍然挂念在外的我们,值此中秋,还特意送来了慰问与关怀。学弟学妹们,我们越有能力爱和奉献,我们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,这不是一句空空的鸡汤,人生的终点处我们不会带走什么,但是我们可以留下什么,相比较于同一片天空下的很多人,我们能从五湖四海汇聚在此已经无比幸运,在乡村振兴中我丰沛了自己的天地,在未来的无限可能中,你们也会选择出一条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道路,遇到更多的人、读到更多的书、见识到更多的风景,最重要是,永远不要忘记拥抱理想、创造价值,永远不要忘记前进。   

 2025年9月27日

南财青年们秉持着,

“自谦自信 务实超越”的校训,

在基层沃土上发光发热,

用实际行动诠释着

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。

南财团委将一如既往地

做好志愿者的“娘家人”,

以更健全的管理机制、

更精准的服务举措,

为广大志愿者们构筑坚强后盾。

在祖国和人民做需要的地方

共同书写下无愧于时代、

无愧于青春的奋斗篇章!


责任编辑:小张